Last Updated:

Nanhua University: Symposium of New Works and Research into Contemporary Composers “Avant-Garde and Experimental Creative Considerations in Art Music” 2021.7.3

Categories -

On July 3rd 2021 I organised a one-day online symposium discussing contemporary music under the aegis of Nanhua University, Taiwan.  The title of the symposium was “Symposium of New Works and Research into Contemporary Composer”.  The theme for this year was “Avant-Garde and Experimental Creative Considerations in Art Music”.  Over 70 people signed up and joined the online symposium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ay.  This is the first academic symposium I have organised, but the feedback was so good that it is something I intend to continue in future years.  Because the symposium coincided with the first major outbreak of Covid 19 in Taiwan since the start of the global pandemic, what had originally been a symposium due to be held at the Department of Ethnomusicology of Nanhua University, ended up being an online symposium.  There were many advantages to holding it online: we avoided carbon emissions, and saved money as well as hundreds of hours of people’s travel time.  We were able to include people from Lithuania, the UK, Spain, the US and China.  Everyone was able to participate from the comfort of their own home.  One notable aspect of the symposium was the selected compositions, which would originally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e evening concert.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concert, we made video recordings of the most of the selected pieces during the month of July (owing to budgetary constraints, in the case of those pieces which had already been performed elsewhere and for which the composers could provide a video recording, we used the older recordings).

There is a complete website dedicated to the symposium.  On the website you can find details of all the presentations and selected compositions, including videos of the presentations and performances, as well as the powerpoints an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s:

Symposium Website

A word about the wordy titles: when I was in China, I took part in two very worthwhile editions of the biennial 青中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會,roughly translated as “Meeting for sharing new works by young and middle-aged composers”.  I was never comfortable with the age specification, but I liked the idea of specifically sharing newly-composed works.  At the same time, I wanted to encourage the participation of performers and researchers of all kinds, and we had some important musicological contributions during the day as well as talks from composers.  As for the theme, at a time when commercial pressures and more mainstream forms of musical expression, not to mention other digital media, are presenting an ever challenge to art music, and especially to composers who may wish to explore more challenging and speculative realms of expression, I believe it is important both to encourage composers and theorists to continue to explore said realms, but also to reflect upon and share one’s achievements or simply one’s nascent ideas with others.

The standard was extremely high (higher than I dared to believe a symposium that I had organised could be): this will be obvious from a perusal of the website and the videos of the talks.  I made a detailed write-up of the symposium in Chinese, which I include below.  When I have a chance I shall make an English translation.

2021年初夏,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舉辦了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次以台灣和國外現代音樂的現況和未來的趨向作為研究主題,期盼能夠募集對此研究感興趣的學者、作曲家和演奏家之論文和作品,藉此集結各位的研究成果和音樂創作,彼此相互學習、促進藝術創新與交流。

研討會的學術委員會包含台灣與國外很著名的作曲家:潘皇龍(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創會理事長)、董昭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Michael Finnissy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大學音樂系)、Rytis Mažulis (立陶宛維爾紐斯音樂與戲劇學院作曲系)和Yannis Kyriakides (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作曲系)。委員會入選了一系列非常豐富和出色的論文與作品,皆是涉及音樂研究和創作的很廣泛之範圍。這次,線上研討會的氣氛又認真、又活躍。研討會引起了台灣與國外不少音樂圈裡的專家之矚目,並且毫無疑問,它有助於提高台灣學術圈對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的學術氛圍之瞭解,同時可以漸漸地建立該系所在研究、學術討論以及新鮮音樂的創作與演奏上之名聲。

委員會選出了八篇論文和八首作品。論文的部分於2021年7月31日以線上發表的模式分享。一共有75位音樂學學者、作曲家、演奏家、教師、學生以及音樂業餘愛好者參與了當天的研討會。會中,不斷地穿插所有論文的主題即為傳統與現代,包括當代科技的融合。林芊君和莊效文的兩篇論文都有強調兩種不同的傳統,探討的內容分別為二十世紀西洋前衛藝術性音樂,特別是它經典的聲樂曲目及其演奏技巧,以及台灣音樂的各個傳統在當代台灣作曲家的創作中的運用與引用。上述的兩種傳統都在面臨被大眾忽略,甚至徹底忘掉的風險,因此是更加有必要知識界裡的學者們關注並研究這些領域。

許多論文強調當代藝術性音樂的跨領域的方面。曾興魁介紹了他個人創作的作品,是結合太極拳的哲學觀念跟動作與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及其透過Max MSP軟體所產生的聲音在現場中之處理與轉變。 郭姝吟的論文同樣地也提到了科技與創作的結合,即她對雷射作為聲音振動的視覺化媒介之研究。郭老師的論文陳述了她如何懷著耐心和開放的,非商業化的態度去進行各種嘗試—那就是最能夠產生真正有意義的新發現的方式。

李奕青的論文一樣圍繞著電子音樂的主題,只不過是電子音樂如何可以用在現場的即興演奏中。無論是在歐洲或在亞洲的古典音樂教育中,即興的演奏形式是學者與演奏者太少關注到的議題。

來自希臘、立陶宛和西班牙的三位國外論文發表者提供了關於歐洲的音樂學與作曲領域的重要訊息。

音樂與科技依然是三篇論文中的一個重要話題:Bohdan Syroyid分析一位希臘演奏者(同時也是一位作曲家),Kokoras即興演奏的錄音,能更深入地瞭解即興與作曲之間的關係:作曲家如何可以將即興演奏出來的音樂內容整理成別的演奏者可以詮釋的樂譜。Syroyid與李奕青的論文有互相的共鳴,因為兩者都提出了關於即興的意向性,比如:演奏者的即興有多少細節是故意規劃的?在一位作曲家把自己以前即興演奏出來的音樂記成樂譜時,他到什麼程度需要「塑造」即興的內容,為了給予它有規律和清晰結構的音樂資料?

Vytautas Germanavičius用軟體分析一種叫做「sutartinės」的具有支聲複調織體之立陶宛民間聲樂中的非十二平均律之音程,並將這些音程運用在他自己的作曲中。

Germanavičius的研究自然就能與台灣傳統音樂的研究者產生共鳴,因為不管是南管、北管、戲曲、國樂或原住民的音樂,很多台灣的傳統音樂一樣具有非十二平均律的音程。

再進一步地,Yiorgis Sakellariou藉由互動技術去產生觀眾(或者可以說是「用戶」)與聲音之間的互動性的關係。Sakellariou分享了他線上的聲音藝術作品。用戶可以在模擬空間中自由地移動,就是由他在立陶宛維爾紐斯的涅里斯河旁邊所錄製的現場錄音而組成的模擬空間。可以說,用戶也是一種參與者,甚至可以成為自己的策展人。因此,Sakellariou的論文探索了音樂和(近期越來越流行的)「聲音藝術」之間的邊緣。

因為英國與台灣之間的時差,我們把世界著名的作曲家Michael Finnissy的主題演講放在研討會的最後。輪到他的主題演講時間,他剛好已經起床了,可以上線與我們分享。Finnissy表示,他的主題演講的主要目的是喚起團結和熱情。他提到了三個話題:作曲本身的艱難之工作、觀眾(或大眾)對我們的作品的回饋以及在評論和批評音樂中,當代的觀眾和評論人所運用的美學觀念。顯然地,Finnissy的主題演講提到了對當代作曲家和演奏家來說非常迫切的議題:大眾在乎我們的工作嗎?他們是否在乎,我們應該在乎嗎?

Finnissy進行了對作曲家的工作的第一原則之分析:在一個越來越小看,並想運用科技的輔助來跳過理論和基本功的時代,這是非常有必要討論的。作曲家最好要為自己寫,還是為一個想像中(理想中?)的觀眾寫,還是為了一個「真正」的觀眾寫?

回應一個被很多人視為不可或缺的特點,就是「有創新」,Finnissy舉出莎士比亞為例來證明需要有創新的並不是內容本身的創作,而是內容的組織和運用方式。像莊效文的論文也說明,引用與借用是藝術家的基本的工具。有決定性的是,我們如何運用我們所引用或借用的內容,而不是我們能否自己創造全新的內容。

主題演講結束了以後,三十多個與會人一直留到最後,聆聽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提問和愉悅的討論。Finnissy的確喚起了我們的熱情:這是超過九個小時的研討會之完美的結束。

由於我們當天不能舉辦入選作品的音樂會,我們選擇把作品單獨錄製影音,在研討會的網站上分享影片。八部入選的作品包括一首獨奏、四首二重奏、一首三重奏和兩首四重奏。其中有四位來自台灣、一位美國、一位英國和兩位立陶宛的作曲家。有三位作曲家的作品,即Sam Cave、Andrius Maslekovas和Paul SanGregory (桑磊栢)表示研討會可以分享作品現有的現場演出影片,不需錄製新的影片。其他五首作品(王之筠的《寫在聆聽賞月舞之後》、李志純的《箏風相繼、爭奇鬥艷》、陳以軒的《瞬頃之境》以及 Vytautas Germanavičius的 L’astéroïde B612)是尚未演奏過的,或者首演的錄音質量不理想,所以研討會需要準備新的影片研討會請的演奏者是:郭靖沐(古箏)、林孟萱(中音薩克斯風)、林尚蓉(長笛)以及鋼琴五重奏「Dominant 5」,其中,「Dominant 5」的團員為黃奐瑋和賴柏瑋(小提琴)、康郁理(中提琴)、張逸中(大提琴)和高韻堯(鋼琴)。由民族音樂學系的專任老師盧長劍以及他的作曲碩士生鄭元瑜在七月間陸續於臺北和高雄將五首作品的錄影音完成。

Paul SanGregory (桑磊栢)和李志純的作品都展現國樂器與西洋樂器的融合:兩首作品都包含古箏,分別作為中音薩克斯風與顫音琴跟兩台馬林巴琴的很活躍並具有平等地位的夥伴。多年以來,作曲家和演奏者一直不斷地在探索如歌的融合東方與西洋樂器的音色、調律和演奏技術,並且在該集體任務上,Paul SanGregory和李志純兩部作品都具有相當重要的貢獻,也是西洋作曲家在學習古箏的演奏技法和記譜上不可缺少的經典參照作品。

現代藝術性音樂近期很重要的趨勢是對音色各式各樣細微的變化之探索,並且為了能夠演奏出這些音色之越來越豐富的演奏技巧和詞彙之發展。研討會入選的作品都以不同的方式代表這種研究。在這方面上特別值得提到的是陳以軒的弦樂四重奏《瞬頃之境》以及Andrius Maslekovas的Shadows of Nocturnal Canvasses,這兩位作曲家的創作試圖將對音色的可能性盡可能地廣泛之探索融入到一種能夠產生結構上的連貫性之樂思語言。陳以德的《遠望》和王之筠的《寫在聆聽賞月舞之後》試圖將不同的音色融入到相對比較直接的音樂論述中。

非十二平均律的音程之研究在Sam Cave的Dreams of Flight 以及Vytautas Germanavičius的 L’astéroïde B612中均具有核心的角色。在前者中,Cave透過取自不同泛音列的泛音之並列,獲得意想不到的旋律音程;在後者當中,Germanavičius透過對民間音樂的舊錄音之研究所產生的非十二平均律的音程就變成他的小提琴二重奏的主要素材,而這些音程被很詳細地、很集中地且很嚴謹地運用在原創的作品中。

與作曲家討論作品的詮釋,與演奏者排練並進行錄影和錄音,對所有參與的人來講,是很難忘的體驗,並且我們在臉書上以及其他社交媒體上分享的記錄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矚目。研討會當天的論文發表也好,後續的入選作品排練和錄影也好,包括活動所有產生的資料之整理與線上的分享,都有助於提高民族音樂學系在國際舞臺上的名聲,並且推動我們的系所作為一個在音樂創作與演奏、知識交流和創新上具有分量之中心。